锚点111
有研究发现,健康男性连续5天摄入高热量饮食后,肝脏出现脂肪堆积,脑胰岛素反应失调。即便恢复正常饮食一周,这种影响依然存在,可能会为肥胖埋下隐患。
最近的一项研究着实让我感到惊讶:原来短期内大量食用那些甜腻、油腻的零食,不仅会使腰围增加,还会给大脑带来诸多问题。科学家挑选了一群体重正常的年轻男性,让他们连续5天每天额外多摄入1500大卡的加工零食。结果发现,这不仅导致肝脏脂肪增多,大脑对胰岛素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。更为夸张的是,这种影响在停止食用一周后仍未完全消除。
胰岛素不仅关乎我们的血糖水平,还与大脑的食欲控制密切相关。正常情况下,它能让人产生饱腹感,从而减少食物摄入。然而,一旦大脑对胰岛素不敏感,问题就接踵而至——不仅食量增大,还容易在内脏堆积脂肪,甚至可能引发肥胖和糖尿病。为探究其中缘由,研究者招募了29名年龄在19至27岁之间、体重指数正常的男性志愿者,并将他们分为两组:18人食用高热量饮食,11人保持正常饮食。实验持续3至4周,在此期间,每位志愿者需前往实验室三次。
食用高热量饮食的那组人可没少吃,每天额外摄入1200大卡的甜点、薯片等食物。5天后,他们的肝脏脂肪显著增多,大脑对胰岛素的反应也发生了变化。例如,右岛叶和左盖部等区域的胰岛素活性大幅上升,仿佛大脑对这些零食“上瘾”了。但当他们停止食用并恢复正常饮食一周后,情况却相反——右海马和两侧梭状回的胰岛素反应降低了。这些区域负责记忆和对食物的反应,反应减弱可能会让人更容易产生食欲。
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呢?研究者采用鼻喷胰岛素结合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,观察大脑血流的变化。他们发现,食用高热量饮食的那组人在暴食后,大脑中与奖励相关的区域异常活跃,这与肝脏脂肪增加以及饱和脂肪摄入量的变化相关联。就如同吃了过多薯条后,大脑会忍不住想要更多。不仅如此,他们对奖励的敏感度降低,对“惩罚”的反应却变得敏感起来——也就是说,吃东西带来的满足感减少,更容易感到饥饿。
令我意外的是,这些变化并非只是暂时的。停止食用零食一周后,大脑中负责认知的区域,如海马,对胰岛素的反应仍低于正常人。研究者表示,这或许意味着饮食对大脑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,甚至可能在体重尚未改变之前,就开始为肥胖埋下伏笔。试想一下,平时多吃几块蛋糕,可能不仅会让裤子变紧,连大脑也在悄悄“抗议”。
当然,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。样本数量不大,且全部为男性,女性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此外,5天的时间较短,未能观察到更长期的影响。不过,研究者已经对下一步研究充满期待。他们想了解,仅仅是摄入过多食物,还是需要加上缺乏运动,才会使大脑和身体更快出现问题。毕竟,另一项研究发现,只需3天的暴食且不运动,胰岛素敏感性就会下降。
总体而言,这让我有所警觉。那些随手可得的甜食和油腻零食,短期内可能不仅会损害肝脏,还会让大脑变得“迟钝”。下次再嘴馋的时候,或许应该多思考一下,这一口下去,是否值得。
本文译自 Nature Metabolism,由 BALI 编辑发布。